两部门部署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戴小河)国家药监局、两部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有关事项的门部公告,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署支AG超玩会入口加强技术指导、持珍加速审评审批等具体措施,稀濒进一步部署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危中研究和开发利用。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王海南说,药材珍稀濒危中药材是替代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发挥独特作用。品研近年来,两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改变,门部AG超玩会入口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资源日益枯竭。署支公告引导聚焦重点品种,持珍根据临床用药需求,稀濒结合中药资源和具体品种情况,危中提出现阶段重点支持替代品研制的品种范围。
公告鼓励研发创新,支持将临床急需的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究纳入相关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可作为中医药科技成果进行登记,符合条件的向国家推荐相关奖励。公告提出,结合临床用药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坚,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王海南介绍,公告为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畅通注册路径,基于研制不同情形,明确了现阶段两种申报路径,即: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按照中药注册分类中“其他情形”进行申报;新研制的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按照“1.3新药材及其制剂”注册类别进行申报。公告强调分类别、分情形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指导科学开展研制。同时,要求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做好注册服务,并对符合情形的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注册申请给予优先审评审批和附条件批准的支持性政策。
公告在推出支持措施的同时,明确要求加强上市后研究评价。各省级药监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生产质量的严格监管,加强对相关品种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评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上市后研究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替代品的应用和管理积累数据。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教育部发布指引→
- ·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 成本稳中有降
- ·今年1—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10.6%
- ·外交部:敦促加拿大为中加企业开展正常贸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环境
- ·我国已形成多个世界级港口群 自动化码头规模居世界第一
- ·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11月20日启幕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 ·女子试岗第一天被要求“陪睡”?西安警方通报
- ·事关黄海深海渔业养殖设施,我使馆:韩国内有关言论不符合事实
- ·前三季度我国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
- ·“刷脸”代替“刷证”!广东两口岸“免出示证件”通道通关攻略来了
- ·新版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12月1日启用
- ·丰富涉外现金服务渠道 提升外籍来雅人员支付体验
- ·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篮小组赛打响,广东队首战告捷
- ·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教育部发布指引→
- ·AI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国家医保局解读17批价格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