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 丹心映初心!农业老专家、高级农艺师李伟平矢志不移服务农业50余载
“哒哒哒……”初夏的褪色早晨天亮得早,早上7点左右,退休市老科协专家委副主任、不丹AG超玩会入口高级农艺师李伟平习惯性打开电脑,心映浏览着之前做好的初心农业培训课件,时不时斟酌着修改其中部分字词。农业
今年已有76岁的老专李伟李伟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人、老专家。家高级农生长于农村的艺师移服业余他对农业有着深厚感情,50多年来都从事着与农业相关的平矢工作,为地方农业技术普及、志不载农业产业发展奉献自己。褪色退休后,退休李伟平仍坚守为农初心、不丹不褪农人本色,心映AG超玩会入口奔走于田间地头、流连于三尺讲台,默默发挥余热。多年来,他曾被授予2022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曾获评为广东省杂交稻繁种先进工作者,并获得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梅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
李伟平被授予2022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连志城 摄)
坚守初心 服务“三农”五十余载
自出生起,李伟平与农业就有着不解之缘。1948年,李伟平出生于梅县区隆文镇一个农民家庭。1968年,他从梅县华侨中学高中毕业,随后回到家乡务农,两年后被家乡人民推荐为民办教师,在隆文中学初中部教授数学、农业等科目。在隆文中学的教书生涯中,他还承担了原梅县科技局的“三系”杂交制种、化杀制种工作。1978年恢复高考后,李伟平考取了华南农学院(现为华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并顺利获农学学士学位。
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逢杂交水稻正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成为农业学子李伟平的“偶像”。1982年大学毕业后,李伟平选择回到家乡梅州从事农业工作,为杂交稻在梅州的推广种植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能发挥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杂交水稻在各地推广种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农业专家及时发现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粮食高产的目标。“为什么种子发不了芽?”“为什么我地里长出来的稻穗成了盲谷?”“为什么禾苗出现了黄化?”……面对各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伟平经常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详细解答,把杂交稻种植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据介绍,在梅州市农业部门工作期间,李伟平曾担任市种子公司副经理、市农业局粮产科科长、市种子站站长。1998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李伟平被调任梅州农校副校长、党总支书记,期间他仍坚持自己讲课,向学生教授育种制种知识。2002年起,李伟平受聘为梅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副组长、品审专家,直至2012年市级农作物品审机构被撤销。2009年2月,李伟平自梅州农校退休后,仍继续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为我市农业部门和企业做好技术顾问、当好评审专家。
发挥余热 致力农业技术普及
退休后,李伟平没有停止为农服务的步伐。据介绍,2008年以来,李伟平先后受聘为广东鸿园花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梅州市稻丰实业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总监、梅州市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总监、梅州市绿丰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指导农业技术有关工作。其中,2014年至2018年在稻丰公司任职期间,他组建并主持“优质稻提纯繁育基地”项目,建立选种田、原种繁殖田和种子生产田,先后组织提纯繁育象牙香粘、美香占等品种,生产种子4万多斤,种子纯度提高到99.8%。近年来,他还热情为我市县、镇农技干部和种粮户进行了10次专题讲座,新技术科普培训人数达913多人次。
“我在农业战线工作多年,体会最深的是:要做好技术工作,除了要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实践外,还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李伟平说。2014年,他根据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积累,撰写了《水稻生产知识与问题之释》一书,并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书中详细介绍了水稻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基础理论知识、生理需求及未能满足要求条件下引发的问题,并举出实例进行纪实或释疑。
据李伟平回忆,此书一经发行便获得我市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曾作为农技干部必读书籍,人手一册。2015年,袁隆平曾带领专家团队曾来梅参与华南双季超级稻测产验收,我市农业干部将此书赠给袁隆平,袁隆平看了之后评价:“这个很接地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前,党和人民给予我许多荣誉。退休后,我怀着感恩之情,以‘夕阳虽晚,初心不改’的心态,只要还能动,就继续为农服务。”李伟平告诉记者。
梅州日报记者:李艳良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英昊
- ·CBA常规赛收官:广东男篮排名第七,季后赛首轮将迎战上海男篮
- ·下月起实施!梅州降低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费率
- ·今日冬至:愿冬日所盼,终如约而至!
- ·冬至到!“冬季养生限定”受梅州市民追捧
- ·诚实守信成就精彩人生
- ·就医更便利,群众有“医靠”!市卫生健康局、市人民医院作客“行风热线”节目
- ·关爱口腔,守护健康!立杨口腔医院到梅州日报社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 ·为您当智囊!梅州首批农村创业青年“顾问团”,今日上岗!
- ·工信部公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广东多个区域品牌入选
- ·元旦高速不免费!大潮、梅大高速发布出行指引→
- ·我市首次!嘉元科技一专利入选广东专利奖金奖,正在公示
- ·祝贺!梅州代表队在全省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获佳绩
- ·现场视频来了!山东舰出扼台东
- ·元旦高速不免费!大潮、梅大高速发布出行指引→
- ·58件作品获奖!首届“移动杯”梅州客家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获奖结果出炉
- ·正在公示!长乐烧入选新一批中华老字号→
- ·不跑不闹杀人嫌犯束手就擒
- ·寒潮来袭,持续低温天气对梅州水产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专家这样建议→
- ·梅州多人斩获奖项!2023年广东省法治文化活动举行
- ·新进展!梅蓄电站二期建设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 ·国庆假期,35万游客品英德红茶,享受“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
- ·落实普查任务 摸清“经济底账”!梅州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及数据处理程序培训班开班
- ·温雯怡斩获全国青年空手道锦标赛金牌!我市空手道队实现全国冠军零的突破
- ·春风化雨育新苗 精心浇灌促成长!梅州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
- ·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海关总署:这些人入境须申报
- ·祝贺!梅州代表队在全省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获佳绩